三中全會定調總框架多領域細化改革值得期待
  王子約 張靜 張有義 汪時鋒 聶偉柱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農業部、國資委、保監會、交通運輸部、教育部、央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十餘個部門都已專門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並對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據《第一財經日報》獲悉,目前多部門正密集部署相關領域改革,具體細化措施值得期待。
  國資項目有望允許非國資參股
  國資委黨委13日召開專題會議,傳達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張毅在會上提出,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衝破思想觀念障礙,敢於提出改革新思路,拿出改革新舉措。
  在三中全會召開之前,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10月末在參加全國國資監管政策法規暨指導監督工作座談會時提到,國資委正認真準備國資國企改革方案,爭取三中全會後儘快出台,形成上下聯動的改革局面。
  三中全會公報在涉及國資的表述中,不僅強調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了“兩個毫不動搖”的提法,還對發展混合所有制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國有企業提出要推動“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
  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未來將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被認為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國有資本投資項目有望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有望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專家亦表示,未來國資管理改革的思路將是,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知情人士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有望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最高可能達到30%。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可能得到進一步界定,國有資本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將會在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等方面展開改革,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發改委將加速放權
  根據三中全會的精神,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會對於“市場決定性”的強調,被認為是改革將進一步向市場放權的信號。
  發改委13日召開副處級以上黨員幹部大會,會議學習貫徹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會議強調,要根據全會精神,進一步修改完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及相關政策建議。認真做好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的籌備工作。此外,要抓緊謀劃一批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關鍵和重要作用的重大改革,制定符合國情、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把握時機、適時推出。
  一名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城鎮化的推進是發改委未來最核心的工作重點之一。與此同時,發改委還面臨著“自身改革”的難題。下一步,發改委將在如何“協調”和“整合”各部門力量上發力,而逐漸讓渡一些事無巨細的審批。
  一名智囊人士分析稱,今年火速推進的簡政放權很大一部分是在“革”發改委的“權”。儘管過去發改委負責牽頭制定改革方案,但事實上,在新一屆政府全盤改革的思路中,發改委也屬於被改革的對象。
  專家表示,未來的放權方向包括除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佈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政府不再審批。同時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也會得到完善,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產能過剩、新增債務等指標的權重,加快建立國家統一的經濟核算制度,編製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等。
  保持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
  而在財稅領域,有知情人士表示,未來將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清理規範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一般不採取掛鉤方式。
  與此同時,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和地方資金配套。
  對於此前引起各方高度關註的中央和地方事權如何劃分,如何保障地方財力的問題,知情人士表示,未來有可能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國防、外交、國家安全、關係全國統一市場規則和管理等將作為中央事權。中央可通過安排轉移支付將部分事權支出責任委托地方承擔。
  專家表示,財稅體制的改革方向是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結合稅制改革,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全方位推進多領域改革
  對於金融領域的改革,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要求。儘管公報對於金融領域的著墨並不多,但在強調市場作用的語境下,“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提法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
  “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最為核心的有兩個方面: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加強金融的監管體系建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本報記者表示,此外,如何使金融市場主體多元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劉元春解釋稱,金融市場化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開放等。實際上,這方面的改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也一直在穩步推進。完善監管體系建設方面,很重要一點就是對影子銀行的治理,使影子銀行得以陽光化。
  也是在三中全會閉幕的第二天,央行就召開會議認真傳達學習三中全會精神。央行稱,要緊密結合經濟金融工作和央行實際,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深入研究深化金融領域改革的政策措施,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的各項重要決策部署。
  而在13日和14日,中紀委監察部連續兩天召開會議傳達全會精神。
  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而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成為最近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的主基調。
  三中全會創新性地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紀委監察部的兩次會議,均將紀檢監察機關的作用融入到上述概念之中。
  13日,在由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主持的會議上,“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被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各級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一種是紀委的監督責任。而兩種“責任”未來都將被強化。
  對於後一種責任,中紀委特約監察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紀檢監察體制的主要問題在於,機構獨立性不夠、相對鬆散,機構授權也不足。因此紀委監察部門對同級黨委、政府的監督責任很難落實到位。
  對於紀檢監察機構能夠實現垂直管理,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一步到位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一步步逼近改革既定目標的步驟正在實施。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17csvl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