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論衡
  之公民問政
  昨日城中媒體以廣州近10年間(2005年至2014年)曾任或現任的16位副市長的公開履歷為分析文本,試圖通過梳理來探尋市長們的群體特征。其中一個發現是,16位副市長中有5位都是經貿口出身,此外,建築規劃領域也比較容易出副市長。
  這個觀察分析應當是符合實際的。據專家說,城建、經貿口官員易提拔,不是廣州特例,在整個中國官場都是普遍現象。因為“這是時代的需要”,城建、經濟貿易等易被提拔領域,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部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年代,在城市快速擴張的時期,經貿、城建工作的重要性凸顯,各種資源也相對集中向這些領域聚集,說這些領域的官員相對更容易作為、更易於獲得提拔,不僅是客觀事實,也是客觀需要。
  官員的配置及升遷體現了時代的特征,這是沒有疑義的,但這不意味著過往的軌跡就沒有值得檢討之處。所謂相對更容易有作為、更易於獲得提拔,大約與相對更易於出政績有關,而這些領域呈現的政績又多表現為看得見、摸得著、易衡量的顯績。在廣州之外的其他地方,人們看到不少案例,一些官員的升遷與跌落都和“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關。如果把政府負債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那麼曾經耀眼的作為和政績就不免要打上問號。當然,這其間存在歷史局限性,不是某個人或某一個地方的問題。
  在一定的時空,一些領域的官員相對易提拔,自然意味著另一些領域的官員相對不易提拔。倘若二者之間失去平衡,在升遷之路上前者就必然對後者造成一定的擠壓,從而導致不同程度的不公。沒有得到提拔的官員,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在領域的相對不受重視,而未必與他們的德能勤績有關。政府所屬各部門、各機構應當是沒有一個不重要,否則完全可以裁撤,從事各領域的官員應當獲得同等的升遷機會;而選拔任用工作若較長時間存在某種優先導向(這很可能是不成文慣例),則必定造成部門、領域間的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也必定由內向外輻射擴展。從這個角度看,經濟社會長期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弊端與此也不無關係。
  正如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官員希望在仕途上走得更遠是無可非議的。不過,一名官員能走多遠,不僅與個人才幹有關,也和歷史境遇有關。漢朝有一個叫顏駟的人,“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醜,陛下(武帝)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這當然只能當故事看,卻也可以看出人生的“遇”與“不遇”。所謂“時勢造成英雄”,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內,城建經濟口易被提拔或是一個普遍事實,也可能還會有一定的慣性,但並不意味著這也是人們未來晉升的不二法門。時代要求、時代背景發生變化,對官員選任的側重自會相應隨之變化。
  研究分析包括市長們在內的行政官員的升遷軌跡,其價值就在於不僅能使人從他們身上看到時代的縮影,也間接能看到他們之外的其他同樣能幹的人的落寞身影;而更重要的,則是發現官員升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聯,並由此出發,在歷史的演進中實現二者的結構性平衡。(作者是北京青年評論家)
  滕朝陽  (原標題:副市長晉升軌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17csvl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