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7日電 (陶煌蟒)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今年訪華期間赴蓉學做川菜使得媒體紛紛盤點外國政要鐘情的中國名菜,而走向海外的中華飲食文化亦受到關註。海外部分中餐業者及海外華人表示,味道不“正”與食品衛生狀況已成為制約中華飲食文化向海外推廣的兩大阻力。
  “中國菜系由於口味繁多,百菜百味,贏得不少老外的青睞,特別是加上麻辣鮮香的口感,更令人記憶深刻。”中華廚皇協會會長、歸國華僑曹彬介紹說,近些年,一直排斥“麻辣”的老外開始鼓起勇氣爭相一試,有的還吃上了“癮”。
  他還說,大量出國的華人都習慣先開中餐館,如今,像宮保雞丁、西湖醋魚等混合幾個菜系的名菜都能在一家餐館同時吃到。對海外華人來說,中餐館不僅是吃飯的地方,更是他們賴以生存、發展的支柱。
  旅法華人音樂演奏家李錚表示,但凡是在海外大城市,中餐館的菜系一定很齊全,從臺灣香港的小吃,到大陸各省的名菜都可以品嘗到。
  “可惜的是,很多中餐館的味道經過改良已經走‘偏’了,一味適應西方人的口味,食材和調料與嚴格意義上的中餐有很大區別。”李錚告訴記者,由於利潤薄,一些中餐館的老闆已經改行韓餐和日餐,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分越南人開始進軍中餐業,導致中餐更加良莠不齊。
  “現在有些中餐迎合當地人的口味,當地人吃過之後,誤以為這就是中餐了。而在他們心目中,中餐與中式快餐是畫等號的。”匈牙利美食協會副會長王強表示,海外中餐協會有必要面向喜愛中餐的當地民眾開辦美食培訓班,讓他們瞭解中餐文化,從而扭轉他們心中的中餐形象。
  作為中華老字號的管理者,北京全聚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薑俊賢表示,“海外的中餐館基本上處於中低端的水平,愛打價格戰,這不但導致了合理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而且引發餐館菜品和服務品質的下降,使海外中餐的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常期在海外交流的曹彬對此深表贊同,他認為,中餐廚師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既缺乏職業培訓及系統廚藝的學習,又缺乏標準規範的程序,這會影響到中華飲食文化的繼承發揚,也導致中餐館口味不穩定。“很多外國朋友反映,自己吃過的菜品與在中國吃到的相差很大。”
  他還指出,部分中餐館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始終難以在食品衛生安全和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上下足“本金”。而食品衛生安全在海外又被看作是頭等大事,這就使得當地社會對中華飲食產生疑慮。(完)  (原標題:業者話海外中餐發展隱憂:味道與衛生成最大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17csvl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